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深圳湾困难立地红树林修复技术与应用研究
宋雪, 王辉, 石建娅, 王旭光, 沈小雪, 李瑞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 (5): 929-936.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77
摘要457)   HTML    PDF(pc) (13167KB)(183)    收藏
采用3种技术手段(空心砖、定制竹篓I和定制竹篓II), 于2016年在深圳湾开展困难立地条件下的红树林修复试验, 并于4年后从定植技术、经济成本、红树植物种群特征和沉积环境质量方面评价修复效果, 得到如下结果。1) 3种技术手段均能成功地修复桐花树种群, 修复后桐花树的保存率超过87%; 2) 空心砖组的成本低于定制竹篓I组和定制竹篓II组; 3) 红树林种植区沉积物有机质(TOC)和总磷(TP)显著高于裸滩区, 说明红树林能够促进对有机物和磷的截留, 降低其向近海海洋环境逸散的风险。评价结果证明, 采用空心砖、定制竹篓I 和定制竹篓II等技术手段, 能够在深圳湾困难立地成功修复红树林。综合考虑修复效果和经济成本, 建议采用空心砖技术手段对困难立地条件下的红树林进行修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标准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瑞利, 杨芳, 王辉, 王文卿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 (5): 916-928.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79
摘要639)   HTML    PDF(pc) (690KB)(252)    收藏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对红树林的保护以及通过人工造林进行恢复的情况, 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标准, 厘清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相应的建议与对策。1) 应结合国家碳中和战略及红树林保护与恢复规划目标, 制定完善的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 2) 在编制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相关标准的同时, 应注重红树林固碳能力和增汇效应的提高; 3) 建议制定退塘还林相关标准, 填补国内空白; 4) 应充分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 重视并加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标准的技术细节制定; 5)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应由红树林研究专业机构及专家深度参与, 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结合序贯平差方法监测地表形变的InSAR时序分析技术
王辉, 曾琪明, 焦健, 陈继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2): 241-249.   DOI: 10.13209/j.0479-8023.2021.002
摘要943)   HTML    PDF(pc) (10197KB)(254)    收藏
基于短重访周期SAR卫星影像, 对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进行高效和持续监测的SBAS-InSAR时序分析。首先对研究区已有的SAR影像集进行干涉处理, 得到干涉图, 并进行大气效应校正和轨道误差去除, 然后利用传统的SBAS (small baseline subset)方法获取地表形变。在此基础上, 当增加新的SAR数据时, 采取渐进式SBAS方法处理, 反演新时刻的地表形变。渐进式SBAS方法融合序贯平差的思想, 以已有的解算结果为基础, 结合新的观测数据进行增量解算, 可以达到整体解算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SBAS方法, 每次增加新影像都要采用重新全部解算的方式, 能够减少冗余运算, 提高计算效率。实验证明, 基于2018年5月—2016年8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获取的 Sentinel-1 卫星SAR数据, 利用渐进式SBAS方法反演的地表形变与地表实测控制点结果相近, 相关系数(R)为0.82, 且与传统的SBAS方法反演得到的地表形变速率差异在1 mm/a内, 解算时间缩短约40%, 能够持续高效地监测地表形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王辉, 李江海, 吴桐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3): 546-55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98
摘要1856)   HTML19)    PDF(pc) (7748KB)(658)    收藏

通过野外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特征, 将太行山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共5个大类, 其中以地貌景观中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石地貌以及水体景观中的瀑布地貌最为突出。结合太行山新生代后的演化发展, 系统地研究该地区夷平面、峡谷地貌、瀑布地貌、岩溶地貌等主要地质遗迹的成因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太行山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唐宋时期洛阳城洪水事件的地层沉积记录
许俊杰,莫多闻,周昆叔,王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1027)      PDF(pc) (1088KB)(255)    收藏
通过对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附近沉积剖面分段采样, 并进行粒度和常量元素分析, 探讨唐宋时期沉积剖面的成因以及洛阳城洪水事件。粒度组分、概率累积曲线以及频率分布曲线表明, 第4, 6, 7层有3次洪水灾害事件发生; SiO2, Al2O3和Fe2O3等常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高岭土以及磁性矿物发生迁移, 反映沉积环境的改变; 第6, 7层底部样品中石英增多, 高岭土以及磁性矿物减少, 印证了粒度分析结果所反映的水灾记录。综合分析表明, 在盛唐时期和中唐时期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水灾事件, 北宋时期发生过一次较为严重的漫洪堆积过程。研究结果与历史文献的记录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萨拉乌苏河两岸宋(西夏)元前后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胡珂, 莫多闻, 王辉, 张翼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82)      收藏
根据对萨拉乌苏河两岸地层时代、古代遗址分布、剖面孢粉分析、考古资料、古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结合野外考察资料的研究, 认为除气候因素外,萨拉乌苏河的下切也是两岸地貌水文情况变化、植被变化、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兴衰值得考虑的原因。萨拉乌苏河现在的深切河谷在唐代中后期才开始下切形成, 之前附近为较大面积的湖沼水域,水域内人类活动程度较低。萨拉乌苏河下切使两岸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适于牧业经济方式的茂盛的草原湿地环境,造成宋元时期该流域人类活动的繁荣局面。而元代以后该河流的下切深度过深引起的水文条件的退化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的叠加, 也是导致其两岸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衰退以及明代后期沙漠化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R)-2-羟甲基-1-氮杂-4-硫杂螺[4.5]癸烷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王辉,裴伟伟,章士伟,孙国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61)      收藏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9H17NOS,它的晶体结构已经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04(1)nm,b=0.8167(2)nm,c=1.8267(4)nm,V=1.0000 (3)nm3Z=4,Mr=187.30,Dc=1.244 g/cm3F(000)=408,μ (MoKα)=0.279 mm-1。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295,wR=0.0642。结构测定表明标题化合物是单螺化合物。由C(1)、C(2)、C(3)、C(4)、C(5) 和C(6) 构成的六元环取椅型构象, 由C(1)、S、C(7)、C(8) 和N构成的五元环取半椅型构象, 两个环共用的螺原子C(1)用sp3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成键。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存在着分子间氢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